董事長
報告書

劉烈宏

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尊敬的各位股東:

過去的2022年,是數字經濟作為國民經濟「加速器」作用凸顯、成為經濟恢復向好關鍵力量的一年,也是中國聯通堅定不移錨定數字經濟主航道、全面落地實施新戰略的開局之年。我們秉承「強基固本、守正創新、融合開放」的戰略引領,以「國家隊、主力軍、排頭兵」的責任擔當,為公司加快轉型為數字科技領軍企業打開了嶄新局面。我們堅持著眼未來,大力推進網絡基礎能力再上台階,客戶服務水準持續提升;堅持創新引領,公司五大賽道多點開花,科創核心能力進步顯著;堅持開放合作,一體化營服體系不斷完善,產業生態環境大幅優化,公司發展站在了新的更高歷史起點上。

整體業績

2022年,公司實現了經營發展的「四個新高」:一是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3,549億元,同比增長達到8.3%,增速創近9年新高;二是實現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佔盈利人民幣167億元,同比增長達到16.5%,在剔除非經營性損益後1,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佔盈利規模創公司上市以來新高;三是產業互聯網佔服務收入比首次突破20%,創新業務收入佔比達到歷史新高;四是EBITDA2達到人民幣992億元,創公司上市以來新高。

我們堅定踐行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戰略部署,今天的中國聯通,正在從傳統運營商加速向數字科技領軍企業轉變,實現了四個維度的轉型升級:一是聯接規模和聯接結構升維,從過去的連接人為主拓展到連接人機物,大力發展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二是核心功能升維,從以基礎連接為主發展到大聯接、大計算、大數據、大應用、大安全五大主責主業;三是服務和賦能水平升維,以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的結合,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數字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四是發展理念升維,我們以傳統的市場驅動為主轉變為市場驅動和創新驅動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尤其是加大了科技創新及人才方面的投入力度,創新發展的動能得到了空前的釋放。

面對數字經濟的巨大機遇和廣闊藍海,我們積極儲備核心能力,全年資本支出達到人民幣742億元,企業行穩致遠的根本得到了鞏固夯實。公司延續近年來強勁穩健的財務狀況,資產負債率維持在46.5%的合理水平,財務費用同比下降20.9%,財務實力和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

公司高度重視股東回報。經充份考慮公司的良好經營發展,董事會建議派發每股末期股息人民幣0.109元,連同已派發的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幣0.165元,全年每股股息達到人民幣0.274元,同比提升26.9%。未來公司將繼續努力提升盈利能力和股東回報。

著眼未來,潛心耕耘基礎能力

網絡是發展之基礎,服務是行業之根本。新戰略實施以來,我們花大力氣建設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積極為經濟社會發展暢通信息大動脈,構築數字新底座;下大功夫提升服務水準,致力於打造「全聯通」的高品質服務,近悅遠來的服務口碑贏得了更多好評。

網絡根基再夯實

一年來,公司持續加大在網絡基礎能力的投入,「四張精品網」建設卓有成效。5G精品網方面,新增31萬5G中頻基站和17萬900M基站,行政村覆蓋率達到96%,5G中頻規模和覆蓋水平與行業相當,移動用戶達到歷史新高;寬帶精品網方面,北方保持領先優勢,10G PON端口新增數量達到214萬個,南方城市住宅覆蓋率3達到80%,為寬帶用戶近兩年高速增長奠定基礎;政企精品網方面,覆蓋城市達到307個,覆蓋商務樓宇近15萬棟,持續鞏固行業領先的專線品牌,專線收入增速持續提升。算力精品網方面,積極落實東數西算戰略,完善「5+4+31+X」多級架構,加強骨幹網時延領先及多雲聯接優勢,全年算力投資達到人民幣124億元。資源供給能力更加充沛,在170個城市實現「一城一池」,MEC節點超過400個;算力佈局更加完善,IDC機架規模達到36.3萬架,千架數據中心覆蓋23個省;多雲協同行業領先,骨幹傳輸時延行業最低,內外部雲池連接達到336個。未來,公司將在雲計算、數據中心、骨幹承載網等多個方面持續提升資源供給能力,進一步為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築牢根基。

我們與中國電信的共建共享工作持續深入推進,5G共享基站已達百萬,佔到全球5G基站總規模的30%。大力推動700M基站在偏遠農村地區的異網漫遊,並已啟動現網商用測試。4G共享基站達到110萬站,桿路、管道等基礎設施的跨行業共建共享也在持續陸續實施和推進當中。通過5G/4G共建共享,我們累計為國家節省投資超過人民幣2,700億元,節約運營成本每年超過人民幣300億元,減少碳排放每年超1,000萬噸。

服務水準再提升

一直以來,我們秉承「人民郵電為人民」的初心使命,以客戶為中心,堅持為客戶創造價值。進一步發揮一體化集約化運營和數據整合優勢,智慧客戶問題解決率突破98%,智慧客服智能服務佔比超過83%。客戶感知顯著改善,工信部有效申訴率再創歷史新低。完善客戶關懷,發佈銀齡專享服務計劃和全新青少年品牌「聯通沃派」;優化熱線運營,31省按日接通率行業領先;健全服務體系,塑造差異化服務口碑;提高服務成效,客戶問題解決滿意率大幅提升22個百分點。

擁抱創新,釋放全新增長空間

在確保穩定發展的基礎之上,我們持續從深層次、多領域推進創新轉型,致力於走出一條具有聯通特色的發展之路。做好穩盤托底,個人及家庭市場發展穩健,基礎業務實現規模價值雙提升;加快創新轉型,匯聚獨特優勢,產業互聯網這一全新引擎讓公司在新時代的發展煥發了全新生機。2022年,公司實現服務收入人民幣3,193億元,同比上升7.8%。

基礎業務再鞏固

2022年,公司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引領大聯接規模價值有了新的突破。移動出賬用戶超過3.2億戶,5G套餐用戶滲透率達到66%,用戶結構進一步改善;優化基礎業務產品結構,移動用戶ARPU連續三年實現正增長,用戶價值進一步躍升。順應行業發展趨勢,以「雙千兆」網絡升級為契機,著力打造融合化、群組化發展模式,構建寬帶業務可持續增長基座。固網寬帶出賬用戶超過1億戶,連續兩年淨增用戶突破800萬戶,融合滲透率達到75%,融合ARPU首破人民幣百元,進一步打開了家庭市場廣闊發展空間。加強5G數智生活和智慧家庭應用產品供給,發佈5G新通信、銀齡專享、聯通沃派等新產品和新服務,大力發揮產品創新驅動的差異化優勢,為基礎業務創新轉型和持續增長積蓄動能。

創新業務再提速

公司產業互聯網繼續按下快進鍵,2022年收入首破人民幣7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達到29%,實現規模、增速雙提升。大聯接價值生長,物聯網連接數約3.9億,5G連接新增市場份額接近七成,在行業內率先實現了「物聯網」超「人聯網」。物聯網實現收入人民幣86億元,同比增長達到42%,非連接收入增長63%,增速大幅領跑行業。大計算積厚成勢,「聯通雲4」繼續翻倍增長,2022年實現收入人民幣361億元,同比增速達到121%。推出聯通雲7.0版本,進一步強化「安全數智雲」的品牌形象。自主研發創新水平進一步提升,自主可控雲全棧產品實現100%自研,適配90%以上國產化主流軟硬件產品,滿足客戶國產化需求。全國政務雲平台綜合評分位列榜首,2022年落地省級政務雲十餘個,醫院上雲兩百餘家。大數據持續領先,實現收入人民幣40億元,同比增長達到58%。近年來,我們為超過20個省級政府、100個地市級政府提供數字政府建設服務,為25個部委提供大數據能力支撐,深度參與到各級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當中,數據治理和數據安全的長板優勢凸顯。大應用實現領航,截至2022年底累計打造1.6萬多個5G規模化應用項目,規模複製到國民經濟52個大類,打造1,600多個5G全連接工廠,鑄就「5G+工業互聯網」第一品牌,踏上從揚帆啟航到穩舵遠行的新航程。2022年榮獲第19屆5G World峰會「5G專網產業領導力獎」,第5屆工信部「綻放杯」公司項目申報數量達到總數的40%,獲獎總數位列行業第一。大安全快速發展,專門成立網絡與信息安全部和網絡安全研究院,安全支撐團隊人員超過1,200人。運營中國網絡安全產業創新發展聯盟,攜手近400家合作夥伴共同築牢堅強網絡「新長城」。大安全2022年收入增幅近4倍,安全能力累計服務客戶數過萬家。

科創轉型再深化

公司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取得里程碑式進展。成立中國聯通科協,聘任16名院士作為科技委特聘專家,科技創新力量更強,研發投入強度行業領先。2022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43%,科技創新人員佔比達到30%,授權專利數達到1,666件,自主研發產品收入同比增長超過70%。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信令大數據平台、5G全連接平台、UPF自研等63項階段成果實現應用。智慧大腦迭代升級,聯通APP累計完成402項場景在線服務,實現核心業務全在線辦理。公司連續三年被國資委授予「科技創新突出貢獻企業」榮譽稱號,榮獲2022年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獎、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一等獎,這些成績見證了中國聯通科技創新力量的快速成長,也堅定了我們走好科技創新發展道路的決心。

開放合作,共享時代發展紅利

數字時代,跨界合作遍地開花,千行百業在技術、生產流程等要素融合以及商業、市場融通中不斷湧現出新的活力。我們持續開放合作生態,積極引導群策群力,充份利用公司產業鏈上下游樞紐地位,吸引更多合作夥伴加入生態圈,主動融入數字經濟發展浪潮,以更高水平深化融合開放。全面推動「一個聯通、一體化能力聚合、一體化運營服務」的能力生成模式,成立9大行業、10大軍團,將17家專業子公司、19家產業互聯網公司的體系化專業能力,與總部、省、地市、區縣以及鄉村的全國四級運營體系充份結合起來,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和運營服務。境內外協同運營提質擴面,與全球超過140家運營商實現國際互聯網互聯,國際互聯寬帶達到100Tbps,數據漫遊覆蓋近250個國家和地區。更加主動服務和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累計與27個省、109家大型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超23萬個行政村提供數字鄉村服務,打造數字鄉村第一品牌。與騰訊、阿里、京東、百度等戰投夥伴合作全面升維,攜手戰投共同推進價值創造。積極擁抱全面註冊制改革,子公司智網科技擬於科創板分拆上市,與更多投資者分享公司發展的廣闊紅利和美好未來,努力為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貢獻聯通力量。

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

作為一家有溫度、勇擔當、敢作為的企業,中國聯通始終堅持以科技聯通善意,用實踐傳遞溫暖,積極投身於發展社會公益事業,深度聚焦理念傳承,社會民生,環境保護,疫情安全四大領域,一如既往以實際行動踐行國家要求,履行社會責任,回饋人民信任,為構建溫暖和諧社會助力。持續為銀髮一族,留守兒童,勞務工人,青年學生等多元群體提供愛心幫扶;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長期深度關注環境保護領域,通過頻繁開展各類公益志願項目,助力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勇承央企責任擔當,以減免中小微企業房租、清理拖欠民營企業賬款、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三大手段為牽引,全心全意助力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為促進市場經濟繁榮興旺發展提供強大保障;持續築牢數字鄉村底座,夯實鄉村振興發展基礎,為數字惠農、智慧興村鋪就信息高速路。

我們關切資本市場價值實現,積極探索估值體系的重塑升級。公司率先更改延續20年的月度披露指標,聯合中電信、中移動舉辦首個行業聯合投資者說明活動。我們欣喜地看到,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資本市場已經作出了積極的響應。作為首個回應探索重塑估值體系的中央企業,公司資本市場表現亮眼,量價齊升,股價較低點累計漲幅超過90%5,去年11月以來,本公司控股股東聯通A股區間成交量6穩居A股市場首位。中國聯通積極響應重塑估值體系,將通過不斷提升公司價值,為股東和市場帶來良好的回報。

公司持續完善治理機制,提升執行力,強化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公司榮獲多項嘉許,包括於2022年《財富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第267位;《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中排名第366位;獲《機構投資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連續第七年評為「亞洲最受尊崇電信企業」。

未來展望

信息是人類文明進化的重要載體。最近一段時間,元宇宙、數字孿生、AIGC(AI Generated Content,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生成內容)等新概念層出不窮,新技術不斷刷新市場認知,這對信息管道和算力網絡的承載能力與體驗要求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同時也為產業各方提供了巨大機遇。到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將超越人民幣60萬億元7,龐大的市場、發展的藍海、炫目的技術,都為我們創造了極其廣闊的前行和想像空間。今天的中國聯通,正在加速轉型為數字科技領軍企業,我們伴隨估值體系重塑提振的東風揚帆起航,積極為「中國現代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2023年,我們將進一步擴大投資,資本開支水平將達到人民幣769億元,其中算網投資佔比將超過19%、同比增長超過20%,著力打牢數字底座;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科技投入,在五大主責主業打造更多專精特新產品,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創新驅動能力;我們將進一步建強營服體系,以補齊建強縣區公司為重點,提升市場營銷能力,增強市場驅動力;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數字化轉型,全面推動公司數字化系統從好用向全面好用轉變,增強數字化賦能生產經營能力;我們將進一步當好「鋪路人」,為數字經濟提供「第一聯接通道」;進一步做好「賦能者」,為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賦能助力;進一步當好「護航員」,為數字經濟發展築牢網絡安全最可靠的防線。我們將繼續深入實施「1+9+3」戰略規劃體系,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穩增長、提能力、創價值,努力實現服務收入穩健增長、利潤雙位數增長、淨資產收益率持續提升的目標。

最後,本人謹代表董事會對全體股東、廣大客戶及社會各界對公司的支持表示誠摯感謝,也對全體員工一直以來的努力與貢獻致以誠摯謝意!

劉烈宏

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香港,2023年3月8日

註1: 剔除2008年公司出售CDMA網絡一次性收益後,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佔盈利規模創上市以來新高。

註2: EBITDA反映了在計算財務費用、利息收入、應佔聯營公司淨盈利、應佔合營公司淨盈利、淨其他收入、所得稅、折舊及攤銷前的年度盈利。由於電信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資本開支和財務費用可能對具有類似經營成果的公司盈利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本公司認為,對於與本公司類似的電信公司而言,EBITDA有助於對公司經營成果分析,但它並非公認會計原則財務指標,並無統一定義,故未必可與其他公司的類似指標作比較。

註3: 指南方21省城市住宅覆蓋率。

註4: 聯通雲收入為融合創新解決方案產生的雲資源、雲平台、雲服務、雲集成、雲互聯、雲安全等收入。

註5: 以2022年10月28日盤中最低3.27港元、2023年3月3日盤中最高6.31港元計算。

註6: 指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3月3日累計成交量。

註7: 數據來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